廟學與風教:明代鄉賢祠祀的思想文化史考察
作者:林麗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
卷期:68卷第2期
日期:2023年9月
頁碼:1-32
DOI:https://doi.org/10.6210/JNTNU.202309_68(2).0001
摘要:
本文主要透過明代知識精英對鄉賢祠祀義理及其實踐的相關論說,包括不祀非族、府縣兼祀、公舉與公論、入祠與入志等面向,探討明代鄉賢祠祀文化中具有的公共性(publicity)與地方性(locality),以由此觀察明代社會與國家、思想與制度互動關係之隱微。首先,明代普設學校並藉由廟學祠祀、地方學官與廟學生員參與請祀公舉,構成正俗弼教制度的一環,有裨於擴大基層教化、強化地方認同,也發揮了明朝國家權力對思想文化的廣大影響。其次,明代廟學鄉賢祠祀要求的「公舉」、「公論」與「久而論定」原則,可視為一種由鄰保坊老、廟學生員、州縣學官連名舉薦所代表的「公共權威」。而此「公共權威」,最後裁定者是負責監督府州縣儒學的提學官,因此鄉賢祠祀中展現的「國家權力」,主要在地方而不在中央。此外,明代鄉賢之舉薦,除了取之鄉評公論外,還需要搜羅考校地方志所載的人物行實,參與地方志書纂修成為廟學師生與地方官的重要任務;正德、嘉靖以後,一統志與府縣志書的纂修活動,加速促進了地方傳記的生產,豐富了方志人物傳的體例和內容。凡此可見,學校制度與基層社會環環相扣,構建了廟學與風教緊密相連的文化圖景。
關鍵詞:公共權威、地方社會、明代、鄉賢祠、廟學
《詳全文》
參考文獻:
- 東晉‧劉昫等奉敕撰,《舊唐書》,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56。
- 元‧脫因修,俞希魯纂,《至順鎮江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171號,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75。
- 北宋‧歐陽修等奉敕撰,《新唐書》,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56。
- 南宋‧朱熹撰,郭齊、尹波點校,《朱熹集》,成都市: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 明‧尹昌隆,《尹訥菴先生遺稿》,收入沈乃文主編,《明別集叢刊》,第1輯,第29冊,合肥市:黃山書社,2013。
» 展開更多
- 東晉‧劉昫等奉敕撰,《舊唐書》,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56。
- 元‧脫因修,俞希魯纂,《至順鎮江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171號,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75。
- 北宋‧歐陽修等奉敕撰,《新唐書》,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56。
- 南宋‧朱熹撰,郭齊、尹波點校,《朱熹集》,成都市: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 明‧尹昌隆,《尹訥菴先生遺稿》,收入沈乃文主編,《明別集叢刊》,第1輯,第29冊,合肥市:黃山書社,2013。
- 明‧田琯纂修,(萬曆)《新昌縣志》,收入《天一閣明代方志選刊》,第19冊,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64。
- 明‧江東之,《瑞陽阿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67冊,臺南市: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 明‧李之藻,《頖宮禮樂疏》,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51冊,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 明‧李東陽,《懷麓堂集》,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50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 明‧李東陽等纂,申時行等修,(萬曆)《大明會典》,臺北市:文海出版社,1964。
- 明‧李堂,《堇山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別集第44冊,臺南市: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 明‧李楫修,莫旦纂,(成化)《新昌縣志》,收入《上海圖書館稀見方志叢刊》,北京市: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
- 明‧李賢等修,《大明一統志》,臺北市:文海出版社,1965。
- 明‧林希元,《同安林次崖先生文集》,收入沈乃文主編,《明別集叢刊》,第2輯,第12冊,合肥市:黃山書社,2013。
- 明‧林堯俞等纂修,俞汝楫等編撰,《禮部志稿》,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97-598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 明‧林鶚,《畏齋存稿續集附遺稿》,收入沈乃文主編,《明別集叢刊》,第1輯,第47冊,合肥市:黃山書社,2013。
- 明‧祁彪佳,《遠山堂文稿》,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385冊,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 明‧姚舜牧,《來恩堂草》,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第107冊,北京市:北京出版社,2000。
- 明‧徐一夔,《始豐稿》,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29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 明‧陳文等奉敕修,《明英宗實錄》,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4-1966。
- 明‧陳和志修,沈彤、倪師孟纂,(乾隆)《震澤縣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輯,第23冊,南京市:鳳凰出版社,2008。
- 明‧陳師,《禪寄筆談》,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雜家類第103冊,臺南市: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 明‧陳循,《芳洲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31冊,臺南市: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 明‧陳棐等修,(嘉靖)《廣平府志》,收入《天一閣明代方志選刊》,第4冊,上海市:上海古籍書店,1971。
- 明‧陳道、黃仲昭纂修,(弘治)《八閩通誌》,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177-178冊,濟南市:齊魯書社,1996。
- 明‧陳龍正,《幾亭外書》,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133冊,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 明‧陳霖修,(正德)《南康府志》,收入《天一閣明代方志選刊》,第39冊,上海市:上海古籍書店,1972。
- 明‧莫旦纂,(弘治)《吳江志》,收入劉兆祐主編,《中國史學叢書》,第3編,第4輯,第44冊,臺北市:學生書局,1987。
- 明‧莫震纂,莫旦增修,《石湖志》,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729冊,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 明‧張岳,《小山類稿》,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72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 明‧張凱纂修,(正德)《常州府志續集》,正德8年[1513]刻本,上海圖書館藏線裝善本。
- 明‧陸容,《菽園雜記》,收入《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北京市:中華書局,1997。
- 明‧畢恭等修,任洛等重修,(嘉靖)《遼東志》,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646冊,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 明‧章懋,《楓山章先生文集》,收入沈乃文主編,《明別集叢刊》,第1輯,第56冊,合肥市:黃山書社,2013。
- 明‧黃文鸒纂,(嘉靖)《鉛山縣志》,收入《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第46冊,上海市:上海書店,1990。
- 明‧黃光昇,《昭代典則》,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 明‧黃佐,《南雍志》,收入首都圖書館編,《太學文獻大成》,第1-4冊,北京市:學苑出版社,1996。
- 明‧費宏,《太保費文憲公摘稿》,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331冊,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 明‧馮琦,《宗伯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15-16冊,北京市:北京出版社,2000。
- 明‧萬衣,《萬子迂談》,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09冊,臺南市: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 明‧楊廉,《楊文恪公文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1332-1333冊,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 明‧歐大任,《歐虞部集五十種》,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47冊,北京市:北京出版社,2000。
- 明‧劉民悅等修,《蘇州府學志》,不分卷,明天啟4年[1624]刊本,日本內閣文庫藏。
- 明‧劉啟東重修,賈宗魯纂,(嘉靖)《高淳縣志》,收入《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14冊,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 明‧錢穀編,《吳都文粹續集》,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 明‧霍韜,《渭厓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第69冊,濟南市:齊魯書社,1997。
- 明‧顧秉謙等,《明神宗實錄》,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 清‧毛奇齡,《西河集》,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20-1321冊,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
- 清‧冉棠修、沈瀾纂,(乾隆)《泰和縣志》,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89。
- 清‧宋犖,《西陂類稿》,收入清‧永瑢、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 清‧查慎行,《得樹樓雜鈔》,收入《原刻景印叢書集成續編》,第6冊,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73。
- 清‧張廷玉等奉敕修,《明史》,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56,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影印。
- 清‧梁章鉅,《退庵隨筆》,收入《清代筆記叢刊》,濟南市:齊魯書社,2001。
- 清‧郭琇等修,(康熙)《吳江縣志》,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1990,據日本內閣文庫康熙23年刊本影印。
- 清‧郭嵩燾,(光緒)《湘陰縣圖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湖南府縣志輯,第10冊,南京市: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 清‧陳橁纕等修,(乾隆)《吳江縣志》,收入《中國地方志叢書》,華中地方163號,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75。
- 清‧萬斯同,《明史稿》,臺北市:文海出版社,1962。
- 清‧錢澄之,彭君華點校,《田間文集》,合肥市:黃山書社,1998。
- 毛亦可,〈明代文書行政中的地方社會意願表達〉,《歷史研究》,5期(2021),頁54-76。
- 牛建強,〈地方先賢祭祀與明清國家權力的基層滲透〉,《史學月刊》,4期(2013),頁39-63。
- 尹選波,《中國明代教育史》,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94。
- 吳宣德,《中國教育制度通史》,濟南市: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
- 岸本美緒,〈明清地域社會論的反思──《明清交替と江南社会》新書序言〉,何淑宜譯,《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30期(2000),頁164-176。
- 岸本美緒,《明清交替と江南社会》,東京都:東京大学出版会,1999。
- 林麗月,〈戀戀桑梓:明儒莫旦(1429-1510s)的鄉邦志業〉,載於《明清政治與社會──紀念王家儉教授論文集》,頁39-69,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
- 胡務,《元代廟學──無法割捨的儒學教育鏈》,成都市:巴蜀書社,2005。
- 胡務,〈宋元明三代廟學的建築結構和祭祀〉,《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43期(2003),頁157-181。https://doi.org/10.29708/JCS.CUHK.200301_(43).0006。
- 高明士,《中國中古的教育與學禮》,臺北市: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https://doi.org/10.6327/NTUPRS-9860023778。
- 高明士,《東亞教育圈形成史論》,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 高明士,《唐代東亞教育圈的形成──東亞世界形成史的一側面》,臺北市:國立編譯館,1984。
- 張英聘,〈論《大明一統志》的編修〉,《史學史研究》,4期(2004),頁48-56。
- 張會會,〈明代鄉賢祭祀中的「公論」──以陳亮的「罷而復祀」為中心〉,《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期(2015),頁97-101。https://doi.org/10.16164/j.cnki.22-1062/c.2015.02.019。
- 張會會,〈明代鄉賢祭祀與儒學正統〉,《學習與探索》,4期(2015),頁155-160。
- 陳高華,〈元代的地方官學〉,載於《元史論叢》,5輯,頁160-189,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 陳寶良,《明代儒學生員與地方社會》,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 黃進興,〈權力與信仰:孔廟祭祀制度的形成〉,載於《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頁163-216,臺北市:允晨文化,1994。
- 奧崎裕司,〈蘇州府鄉賢祠の人人──鄉紳の地域性について〉,《明代史研究》,第10號(1982),頁49-60。
- 趙克生,〈明代地方廟學中的鄉賢祠與名宦祠〉,《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期(2005),頁118-123,144。
- 趙克生,〈明清鄉賢考據述論〉,《古代文明》,13卷3期(2019),頁107-113,128。https://doi.org/10.16758/j.cnki.1004-9371.2019.03.010。
- 趙克生,〈明清鄉賢祠祀的演化邏輯〉,《古代文明》,12卷4期(2018),頁83-90,125。https://doi.org/10.16758/j.cnki.1004-9371.2018.04.010。
- 趙克生,〈從「沿明舊制」到「漸立新規」—清朝對鄉賢冒濫之弊的制度化治理〉,《清史研究》,4期(2022),頁92-105。
- 趙克生,〈優出常典:明代鄉賢專祠的禮儀邏輯與實踐樣貌〉,《中國史研究》, 1期(2020),頁130-145。
- 鄭丞良,《南宋明州先賢祠研究》,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 劉祥光,〈明代徽州名宦祠研究〉,載於高明士編,《東亞傳統教育與學禮學規》,頁101-175,臺北市: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 劉祥光,〈明代徽州官學鄉賢祠研究〉,臺北市:臺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中國近世教育與地方發展」國際研討會,2005年8月1-2日。
- 韓承賢,〈明清時代의名宦‧鄉賢入祠樣相의變化와그意味〉,《中國學報》,54期(2006),頁347-378。
- 濱島敦俊,〈江南的聚落、社區與農民共同關係〉,《社會》,27卷(2007),頁1-17。
- 魏峰,〈從先賢祠到鄉賢祠—從先賢祭祀看宋明地方認同〉,《浙江社會科學》, 9期(2008),頁91-96,127。https://doi.org/10.14167/j.zjss.2008.09.011。
- 羅威廉(William T. Rowe),《救世:陳宏謀與十八世紀中國的精英意識》,陳乃瑄等譯,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 Brook, Timothy. The Chinese State in Ming Society. London, UK: Routledge Curzon, 2004.
- Han, Seunghyun. “Re-inventing Local Tradition: Politics, Culture, and Identity in Early 19th Century Suzhou.” PhD diss., Harvard University, 2005.
- Neskar, Ellen G. Politics and Prayer: Shrines to Local Former Worthies in Sung China.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 Neskar, Ellen G. The Cult of Worthies: A Study of Shrines Honoring Local Confucian Worthies in the Sung Dynasty (960-1279). Ann Arbor, MI: UMI Research Press, 1993.
- Schneewind, Sarah. Community Schools and the State in Ming China. Stanford, M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Journal directory listing - Volume 68 (2023) - Journal of NTNU【68(2)】September
Confucian Temple-School and Education: A Study of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the Shrines to Local Worthies in the Ming Dynasty
Author: Li-yueh Lin (Department of History,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Professor Emeritus)
Vol.&No.:Vol. 68, No. 2
Date:September 2023
Pages:1-32
DOI:https://doi.org/10.6210/JNTNU.202309_68(2).0001
Abstract: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discourse surrounding Shrines to Local Worthies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It explores topics such as nationality restrictions and the XiangXian referral system. Through this discussion, we aim to understand how Confucian Temple-Schools were promot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and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they played in local society. First, we analyze how Confucian Temple-Schools gained public authority through the recommendation of XiangXian GongJu, rather than relying on strict state control. Second, we explore how the students and teachers of these schools contributed to local gazetteers and collected biographies of notable individuals under the guidance of superintendent regulation. Finally, we investigate how these Shrines to Local Worthies served as sacred spaces that not only expanded the influence of Confucian ideology but also fostered stronger connections with local communities in Ming China.
Keywords:public authority, local society, Ming dynasty, Shrines to Local Worthies, Confucian Temple-School